Dream of Train
童書繪本+blog
2011年6月11日 星期六
2011年4月23日 星期六
Background of The Train
從國小到高中,因為都是在家鄉豐原裡讀書
所以可以說是一直都沒有離開豐原這個地方
直到大學,不小心被分發到台東之後
才漸漸意識到原來家也可以這麼遙遠
來回往返,幾乎都是以火車為交通工具
所以待在車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一切,就成了我最大的樂趣
也就是這本書的由來
幻想著必須獨自搭車的小女孩
究竟會遇到什麼、夢到什麼
就讓小君帶著我一起作夢吧
所以可以說是一直都沒有離開豐原這個地方
直到大學,不小心被分發到台東之後
才漸漸意識到原來家也可以這麼遙遠
來回往返,幾乎都是以火車為交通工具
所以待在車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一切,就成了我最大的樂趣
也就是這本書的由來
幻想著必須獨自搭車的小女孩
究竟會遇到什麼、夢到什麼
就讓小君帶著我一起作夢吧
數位媒體專案製作企畫書
《火車夢》畫風可大致分為兩種,一 是簡約漫畫風,即是用線條勾勒,故只有黑白兩色;另一種是半寫實半抽象無線框的圖,再由彩色鉛筆填色。
◎故事大綱:主角小妹妹小君,總是會在每個月的第二個星期六,自己搭車去找爸爸。每次搭車的時候,她都會期待這回身邊同型的是個怎樣的乘客,藉由觀察乘客和欣賞沿途風景,形成了小君心中各式各樣的夢。
◎作品風格:以漫畫式的簡易畫風貫穿整本書,然而在小君天馬行空想到的人事物,改以半寫實半抽象的無線繪圖。故事在開頭只有黑白雙色,到小君搭上火車之後,從莒光號的橘、黃色開始才漸漸帶出其他色彩,故事才開始有繽紛、絢麗的風格;然而在小君最後下戰、收下鄰座哥哥給的車票,地上的黃色陰影成了故事最後的色彩,顯示小君的夢隨著下了車之後再度回到她的心中。
三、架構
值得注意的部分,是閱讀方式可以分為兩種。封面和封底用了同一條繩子綁在一起,若沒拆開、閱讀方式就如同一般的書本一頁兩面的分段圖畫和文字;若是繩子拆開了,便可把整本書拉開、形成一整列火車和穿插在車廂期間的小女孩的夢。
四、內容
呈現方式:牆壁塗鴉,將故事內容完全搬至學校牆壁,賦予故事新的面貌。
動機:◎利用學校牆壁一整面連續不斷的特性,與火車車廂相互連接為共通點。
◎故事內容主要訴求孩童自己獨立、轉變態度看待世界,頗具教育意義。
◎多種顏色、風格的圖也象徵教育多元性。故學校可以說是最適合的地點。
五、發布模式
部落格:利用網路部落格紀錄、發表牆面作畫的過程,一來可以拉近大眾與作品的距離,讓塗鴉能直接呈現在大家眼前;二來亦可以推廣繪本本身,藉由牆面的塗鴉,引起有興趣的人去翻閱原作。
六、延續模式
◎系列繪本:以火車、夢為主軸,再製作形式相似的漫畫是繪本。
◎彩繪列車:把繪本中的重要發生場景─火車,與小女孩夢到的人事物加以結合,使故事不再只是紙上或是到特定學校的牆壁才能觀賞;同時讓人產生坐上這輛列車、夢會實現的感覺。
訂閱:
文章 (Atom)